2004年8月26日,星期四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一版:精华新闻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平安使明珠熠熠生辉
杭州西湖区创安步伐坚实
本报记者 朱兰英

  本报讯 “有人管事、有钱办事、有章理事”,杭州市西湖区区委副书记、政法委书记张岐用这三个词语概括了他们建设“平安西湖”的心得。他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,西湖是杭州的明珠,创建“平安西湖”就是打造杭州的金名片。
  500万专项资金用于平安大事
    张岐告诉记者,每年西湖区两级财政用于“平安西湖”建设的专项资金是500万元,在西湖区的任何一个街道,综治办公室里电话、电脑、数码相机一应俱全。作为全省的试点,西湖区首次将各级综治委主任一职统一调整为党委(党工委)副书记担任,并整合派出所、司法所和综治办力量统一办工。这一做法曾在全国综治工作会议上推出。
    在西湖区的大街小巷,随处可见统一着装的巡防队员沿街巡逻,主要街道、公共场所和复杂地区都散布着“电子眼”。“人防、物防、技防”三管其下,西湖区的社会治安进一步好转,文新街道、翠苑街道等案件高发地区出现了发案下降的势头。
  33.8万元的大案在街道得到调解
    一起标的33.8万元、几乎引起重大上访事件的房屋拆迁安置补偿纠纷,在街道调解干部“婆婆妈妈”的劝说中烟消云散。张岐告诉记者,对一些可能引发矛盾的工程,乡镇综治干部在开工前就挨家挨户上门发放宣传资料,讲清政策。而一旦发生矛盾纠纷,政法综治干部往往第一时间赶到现场。今年1到6月份,西湖区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316起,调处成功298起,及时调处了多起群众聚会事件。
    群众性的调解组织也成为西湖区的一大特色。南都德嘉社区的居民自发组织了模拟道德法庭、治安大讨论等活动,其新颖的形式吸引了群众的广泛参与,并在无形中化解了居民之间的矛盾。
  风雨无阻的“八长接待”
    西湖区的老百姓有难题,不必一家单位一家单位地跑,定期举行的“八长接待活动”给了他们真正的便利。用张岐的话说,“加强沟通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”。为了建立沟通的桥梁,西湖区各乡镇、街道都建立了领导小组,组织公安派出所、工商所、司法所等8个职能部门的负责人,每月2次到社区、村落联合接待群众,听取群众的反映,解答群众的疑问。
    “八长接待制度”要求能够解决的问题当场予以解决,一时解决不了的,争取在7个工作日内解决完毕。张岐表示,行之有效的“八长接待制度”将成为乡镇街道的基本综治制度,工作不认真的单位将被追究责任。